M+開幕後,最受矚目嘅開幕展必屬希克藏品展覽。兼具前外交官及收藏家等身份嘅烏利希克,自90年代起收藏當代中國藝術品,其藏品紀錄咗中國實驗藝術發展。2012年,希克以「半賣半送」方式捐贈過千件藏品予M+,今次開幕展依時序回顧當代中國藝術流變,見證藝術家在不同時期嘅藝術表達。
📌主流與地下藝術
展覽呈現1970年代嘅主流與地下藝術運動,年輕藝術家脫離被視為主流嘅革命現實主義風格,嘗試當時不被允許嘅西方藝術。展廳一邊嘅大尺寸革命主題畫作與對面嘅小尺寸地下藝術作品形成強烈對比。馬德升為當時地下文藝期刊《今天》所作嘅插畫描繪社會精神嘅苦悶,一系列單色調版畫作品與文革時期政治宣傳嘅鮮艷色彩各走極端,亦為當代中國藝術埋下渴望自由創作嘅種子。
📌八五新潮
改革開放後藝術界迎來「八五新潮」,藝術家受西方藝術啟發嘅創作。同一時期嘅藝術家亦開始探索行為藝術等表達方式。1989年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中國現代藝術展」,其中9位參展藝術家無視主辦方禁令,堅持喺會場作行為藝術,直至藝術家肖魯對其裝置作品開槍後,展覽隨即被結束。展覽現場嘅紀錄片《七宗罪——89中國現代藝術展上的七個行為》訪問藝術家當年嘅創作過程。同場亦有顏磊嘅作品《無題》(不許掉頭-1989),描繪當時開槍後,參展藝術家唐宋被警察帶走嘅影像,反映藝術家反抗體制嘅激進叛逆態度。
📌後六四藝術
六四事件後不少作品直指或隱喻政治現實,王興偉《新北京》將攝影師劉香城嘅六四攝影作品中嘅傷者換成企鵝;宋冬嘅行為藝術《哈氣, 天安門》為天安門廣場地下凝結一層薄冰,探問個人對政治環境嘅微細影響力;艾未未《洗白》直指強行粉飾太平嘅荒謬。
同時有藝術家以玩世不恭嘅態度,反諷社會變遷。劉煒《無題》描繪一隻寫實嘅豬,豬身上顯眼嘅「You want pig」字樣及細小人像,不規則而有力嘅筆觸混雜不討好嘅粉色背景,呈現其對社會嘅不滿情緒。另一方面亦有藝術家反思個人與集體嘅關係,探索文化身分等命題。張曉剛《血緣——大家庭17號》描繪一幅影樓家庭照,各人以僵硬而空洞的表情直視鏡頭,由一條紅連串連彼此,記錄個人家族記憶及社會嘅集體心理狀態。當時中國人身處嘅壓抑生存環境,造就藝術家以玩世調笑嘅心態作出回應。
📌邁向全球化
邁向千禧年,當代中國藝術轉以都市化為題,衍生出大量行為藝術、裝置藝術、影像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嘅可謂北京東村藝術家群體,「東村」之名取材自享負盛名嘅紐約東村,年輕藝術家聚居於此,鑽研實驗藝術。《芬 馬六明在長城行走》記錄馬六明以其跨性別分身「芬·馬六明」,喺象徵權威與堅固嘅長城中赤裸行走,錄像捕捉咗其在城牆下搽唇膏及梳頭嘅畫面,藝術家身份認同嘅含糊不清與長城嘅堅固力量並置,探索性別嘅建構與認知。
📌購藏與策展的微妙平衡
展覽出口旁邊嘅電視播放住張培力嘅錄像作品《水 ——《辭海》標準版》,藝術家邀請當年負責報導六四事件嘅國營電視台主播邢質斌,用播報新聞嘅審慎拘謹語調,朗讀字典中以中文「水」字開頭嘅詞語。官方電視台嘅腔調與空洞嘅內容毫不協調,質疑國家對溝通形式嘅操控,同時亦為展覽留下值得反思嘅韻腳。整體而言,希克藏品展清晰呈現當代中國各年代嘅藝術發展轉折,而M+亦喺收藏家購藏考量與自身獨立策展角度間取得平衡。
📌策展專業與政治干預的角力
小編作為半個藝術工作者,慶幸香港終於有媲美英國Tate Modern及MoMA等機構嘅國際級展覽空間,期許有更多文化議題在此對話,然而讓人無法樂觀嘅政治現實,卻令M+未來嘅日子舉步唯艱。
環顧展廳角落嘅策展陳述及作品說明,不難察覺M+策展團隊自我審查嘅痕跡,亦見直率批判嘅作品得以保留。天安門事件示威抗議等史實現喺策展文案中,艾未未嘅作品佔據展廳中央嘅空間,部分受爭議作品未有展出,敏感作品縱使如常展出,亦只有作品標題或省略令人觸動神經嘅文字說明,避免與觀眾爭奪詮釋權,留有對話空間予觀者解讀。M+似乎試圖從未知嘅紅線中,保護僅餘嘅策展自由,然而維持博物館嘅專業自主,卻僅係一個國際級水準藝術機構嘅基本要求。面對外部審查嘅無形壓力,M+如何維持其國際影響力依然有待觀察。
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
日期:即日至 2022 年 10 月 7 日
時間:10:00 – 18:00(星期二至四、週末及公眾假期)10:00 – 22:00(星期五)
地點:M+ 希克展廳(九龍博物館道38號西九文化區M+)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