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於繁忙嘅中環商業區,眼見身邊嘅人匆忙地為口奔馳,絕無一刻嘅喘息機會。偏偏街角巧現展覽,鼓勵參觀者放低繃緊嘅思緒,花一段時間仔細觀察街道上嘅大小事,從微小事物與社區重新連繫。
📌以考現學說窺探社區變遷
始於上世紀日本嘅考現學,講求微觀眼前所見嘅一切,利用觀察、素描、筆錄及數據統計等方式,連根帶梢地紀錄社區嘅一事一物。是次展覽研究團隊以「社區觀察員」嘅角色,運用考現學,連月穿梭於中上環大街小巷,發掘社區入面看似不起眼,卻蘊藏民間創造力嘅故事。展覽以四個展區闡述街坊如何再利用中上環嘅社區空間,邀請藝術家以創作回應研究發現,重探城市變遷與街坊行為嘅關係。
踏入展廳,入口處傳嚟中上環嘅鬧市聲音,三面屏幕播放住錄像作品《節奏》。聲音藝術家Nerve聯同影像藝術家謝振聲走訪中上環14個地點,以作品回應中上環嘅城市節奏。各種零碎片段喺作品所建構嘅虛擬空間中互相交錯、隨機組合,城市嘅聲音漸漸融入作品,為觀眾帶嚟似虛而實嘅視覺衝擊。
📌轉瞬即逝的中上環故事
細閱轉角處有關考現學嘅簡介過後,展場嘅動線引領觀眾從虛幻嘅影像,過渡到是次展覽嘅四個中上環故事。
「流動健身室——樂慶里、華安里、光漢台」紀錄咗健身愛好者喺健身室因疫情重開無期之際,活用休憩公園嘅地形結構,自備健身器械,喺「羅馬廣場」内劃分不同區域,利用公園内欄杆、階梯、石凳等現成物鍛鍊體魄。廣場頂部嘅四個有蓋獨立空間,為健身教練與學員提供一對一授課嘅半私人場地。圍繞廣場嘅三層孤形走廊,成為咗重力訓練嘅專用區域。此外,七層看台成為上班族喺疫情間嘅外賣飯堂。看似千篇一律嘅設施,經過街坊巧妙活用,被賦予第二生命。
「營造理想社區——城皇街」訴說一個由舊雪櫃化身成社區共享閱讀空間嘅故事。城皇街重建計劃被擱置後,留下清拆唐樓後,被鐵絲網圍封嘅閒置用地。縱使部分唐樓人去樓空,仍然有不少街坊喺圍板前嘅長櫈促膝詳談。去年,街坊巧用食肆「老友記」店主嘅舊雪櫃改造成書架,命名為「自由書舍」。自此街坊搬嚟舊櫈,共享舊書,交換知識,喺街角凝聚出一個社區共享書舍。藝術家鄧啟耀繪製嘅《城皇街》,結合觀察結果及繪畫創作,將城皇街嘅所見所得繪上宣紙。
「隨年月增長的歸屬感——善慶街」承載著一班踢毽叔叔三十年嘅歲月。善慶街從前係印刷及廣告公司嘅集中地,後來難逃結業命運,如今階梯兩旁大多變成餐廳。踢毽叔叔們不乏當年嘅印刷公司員工,儘管世事常變,無阻各人烈日當空之下相約切磋毽技。階梯上不時有街坊觀戰,偶爾亦會加入戰團。研究團隊藉住筆記、影片等方式,將街角一隅嘅日常,拼湊成社會更替嘅回憶錄。
「社區連結由植物開始——弓絃巷」刻畫咗摩羅街店主「芳芳姐」拯救棄種植物,建立社區園圃嘅一點一滴。過百盆栽經芳芳姐悉心照料後,凋零嘅枝葉重拾生氣,一一掛上梯級旁嘅鐵絲網。展場内嘅地圖紀錄咗芳芳姐嘅日常行動軌跡,每朝打掃店鋪後,芳芳姐隨即著手照料花草,到荷李活道執拾棄在街角嘅膠盆器皿,清理後循環再用作花盆。階梯旁嘅社區園圃,有賴街坊義工打理,吸引路人駐足觀察,連繫社區嘅溫暖人情。
📌湮沒的街道文化
街道不僅係連接各地嘅道路網絡,亦醞釀住大眾日常、社區歷史嘅印記。回望香港,遷拆重建等新聞屢見不鮮,都市化規劃改變城市本貌,以提升生活質素,連帶影響我哋嘅生活方式。唐樓重建成一站式商住項目,以天橋互相連接。不知由何時開始,街上嘅人流被有意地牽引向天橋或隧道,不論通勤或假日,總得經過無數個商場方能到達目的地。街角嘅地鋪、小販排檔都躲不過被消失嘅命運。街道文化係社區嘅魅力所在。社區嘅文化歷史,由人群與都市空間嘅互動中建構而成。人群喺街道聚集,巧妙利用公共空間,拼湊成轉瞬即逝嘅街角風景。
喺營營役役嘅生活當中,搵一刻鐘嘅時間放慢腳步,駐足觀察街道上嘅人同事,或許你能發掘無數當下限定嘅街角巧現日常。
*部份圖片取自大館網站
Comments